霍光,字子孟,票骑将军去病弟也。
父中孺,河东平阳人也,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,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。
中孺吏毕归家,娶妇生光,因绝不相闻。
久之,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,立为皇后,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。
既壮大,乃自知父为霍中孺,未及求问,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,道出河东,河东太守郊迎,负弩矢先驱至平阳传舍,遣吏迎霍中孺。
中孺趋入拜谒,将军迎拜,因跪曰:“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。
”中孺扶服叩头,曰:“老臣得托命将军,此天力也。
”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。
还,复过焉,乃将光西至长安,时年十余岁,任光为郎,稍迁诸曹侍中。
去病死后,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,出则奉车,入侍左右,出入禁闼二十余年,小心谨慎,未尝有过,甚见亲信。
征和二年,卫太子为江充所败,而燕王旦、广陵王胥皆多过失。
是时上年老,宠姬钩弋赵倢伃有男,上心欲以为嗣,命大臣辅之。
察群臣唯光任大重,可属社稷。
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。
后元二年春,上游五柞宫,病笃,光涕泣问曰:“如有不讳,谁当嗣者?”上曰:“君未谕前画意邪?立少子,君行周公之事。
”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,日磾为车骑将军,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,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,皆拜卧内床下,受遗诏辅少主。
明日,武帝崩,太子枭尊号,是为孝昭皇帝。
帝年八岁,政事一决于光。
遗诏封光为博陆侯。
光为人沉静详审,长才七尺三寸,白皙,疏眉目,美须髯。
每出入下殿门,止进有常处,郎仆射窃识视之,不失尺寸,其资性端正如此。
初辅幼主,政自己出,天下想闻其风采。
殿中尝有怪,一夜群臣相惊,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。
光欲夺之,郎按剑曰:“臣头可得,玺不可得也!”光甚谊之。
明日,诏增此郎秩二等。
众庶莫不多光。
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,光长女为桀子安妻,有女年与帝相配,桀因帝姊鄂邑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,数月立为皇后。
父安为票骑将军,封桑乐侯。
光时休沐出,桀辄入代光决事。
桀父子既尊盛,而德长公主。
公主内行不修,近幸河间丁外人。
桀、安欲为外人求封,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,光不许。
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,欲令得召见,又不许。
长主大以是怨光。
而桀、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,亦惭。
自先帝时,桀已为九卿,位在光右。
及父子并为将军,有椒房中宫之重,皇后亲安女,光乃其外祖,而顾专制朝事,由是与光争权。
燕王旦自以昭帝兄,常怀怨望。
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,为国兴利,伐其功,欲为子弟得官,亦怨恨光。
于是盖主、上官桀、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,诈令人为燕王上书,言光出都肄羽林,道上称跸,太官先置;又引苏武前使匈奴,拘留二十年不降,还乃为典属国,而大将军长史敞亡功为搜粟都尉;又擅调益莫府校尉;光专权自恣,疑有非常,臣旦愿归符玺,入宿卫,察奸臣变。
候司光出沐日奏之。
桀欲从中下其事,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。
书奏,帝不肯下。
明旦,光闻之,止画室中不入。
上问:“大将军安在?”左将军桀对曰:“以燕王告其罪,故不敢入。
”有诏召大将军。
光入,免冠军顿首谢,上曰:“将军冠。
朕知是书诈也,将军亡罪。
”光曰:“陛下何以知之?”上曰:“将军之广明,都郎属耳。
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,燕王何以得知之?且将军为非,不须校尉。
”是时帝年十四,尚书左右皆惊,而上书者果亡,捕之甚急。
桀等惧,白上:“小事不足遂。
”上不听。
后桀党与有谮光者,上辄怒曰:“大将军忠臣,先帝所属以辅朕身,敢有毁者坐之。
”自是桀等不敢复言,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,伏兵格杀之,因废帝,迎立燕王为天子。
事发觉,光尽诛桀、安、弘羊、外人宗族。
燕王、盖主皆自杀。
光威震海内。
昭帝既冠,遂委任光,迄十三年,百姓充实,四夷宾服。
元平元年,昭帝崩,亡嗣。
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,群臣议所立,咸持广陵王。
王本以行失道,先帝所不用。
光内不自安。
郎有上书言:“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,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,唯在所宜,虽废长立少可也。
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庙。
”言合光意。
光以其书视丞相敞等,擢郎为九江太守,即日承皇太后诏,遣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、宗正德、光禄大夫吉、中郎将利汉迎昌邑王贺。
贺者,武帝孙,昌邑哀王子也。
既至,即位,行淫乱。
光忧懑,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。
延年曰:“将军为国柱石,审此人不可,何不建白太后,更选贤而立之?”光曰:“今欲如是,于古尝有此否?”延年曰:“伊尹相殷,废太甲以安宗庙,后世称其忠。
将军若能行此,亦汉之伊尹也。
”光乃引延年给事中,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,遂召丞相、御史、将军、列侯、中二千石、大夫、博士会议未央宫。
光曰:“昌邑王行昏乱,恐危社稷,如何?”群臣皆惊鄂失色,莫敢发言,但唯唯而已。
田延年前,离席按剑,曰:“先帝属将军以幼孤,寄将军以天下,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。
今群下鼎沸,社稷将倾,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,以长有天下,令宗庙血食也。
如令汉家绝祀,将军虽死,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?今日之议,不得旋踵。
群臣后应者,臣请剑斩之。
”光谢曰:“九卿责光是也。
天下匈匈不安,光当受难。
”于是议者皆叩头,曰:“万姓之命在于将军,唯大将军令。
”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,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。
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,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。
王入朝太后还,乘辇欲归温室,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,王入,门闭,昌邑群臣不得入。
王曰:“何为?”大将军跪曰:“有皇太后诏,毋内昌邑群臣。
”王曰:“徐之,何乃惊人如是!”光使尽驱出昌邑群臣,置金马门外。
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余人,皆送廷尉诏狱。
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。
光敕左右:“谨宿卫,卒有物故自裁,令我负天下,有杀主名。
”王尚未自知当废,谓左右:“我故群臣从官安得罪,而大将军尽系之乎?”顷之,有太后诏召王。
王闻召,意恐,乃曰:“我安得罪而召我哉!”太后被珠襦,盛服坐武帐中,侍御数百人皆持兵,期门武士陛戟,陈列殿下。
群臣以次上殿,召昌邑王伏前听诏。
光与群臣连名奏王,……荒淫迷惑,失帝王礼谊,乱汉制度,……当废。
……皇太后诏曰:“可。
”光令王起拜受诏,王曰:“闻天子有争臣七人,虽无道不失天下。
”光曰:“皇太后诏废,安得天子!”乃即持其手,解脱其玺组,奉上太后,扶王下殿,出金马门,群臣随送。
王西面拜,曰:“愚戆不任汉事。
”起就乘舆副车。
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,光谢曰:“王行自绝于天,臣等驽怯,不能杀身报德。
臣宁负王,不敢负社稷。
愿王自爱,臣长不复见左右。
”光涕泣而去。
群臣奏言:“古者废放之人屏于远方,不及以政,请徙王贺汉中房陵县。
”太后诏归贺昌邑,赐汤沐邑二千户。
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,陷王于恶,光悉诛杀二百余人。
出死,号呼市中曰:“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
”光坐庭中,会丞相以下议定所立。
广陵王已前不用,及燕刺王反诛,其子不在议中。
近亲唯有卫太子孙号皇曾孙在民间,咸称述焉。
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:“《礼》曰:‘人道亲亲故尊祖,尊祖故敬宗。
’大宗亡嗣,择支子孙贤者为嗣。
孝武皇帝曾孙病已,武帝时有诏掖庭养视,至今年十八,师受《诗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,躬行节俭,慈仁爱人,可以嗣孝昭皇帝后,奉承祖宗庙,子万姓。
臣昧死以闻。
”皇太后诏曰:“可。
”光遣宗正刘德至曾孙家尚冠里,洗沐赐御衣,太仆以軨车迎曾孙就斋宗正府,入未央宫见皇太后,封为阳武侯。
而光奉上皇帝玺绶,谒于高庙,是为孝宣皇帝。
明年,下诏曰:“夫褒有德,赏元功,古今通谊也。
大司马大将军光宿卫忠正,宣德明恩,守节秉谊,以安宗庙。
其以河北、东武阳益封光万七千户。
”与故所食凡二万户。
赏赐前后黄金七千斤,钱六千万,杂缯三万匹,奴婢百七十人,马二千匹,甲第一区。
自昭帝时,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,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,领胡越兵。
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,昆弟、诸婿、外孙皆奉朝请,为诸曹大夫,骑都尉、给事中。
党亲连体,根据于朝廷。
光自后元秉持万机,及上即位,乃归政。
上谦让不受,诸事皆先关白光,然后奏御天子。
光每朝见,上虚己敛容,礼下之已甚。
光秉政前后二十年。
地节二年春病笃,车驾自临问光病,上为之涕泣。
光上书谢恩曰:“愿分国邑三千户,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,奉兄骠骑将军去病祀。
”事下丞相御史,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。
光薨,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。
太中大夫任宣与侍御史五人持节护丧事。
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。
赐金钱、缯絮、绣被百领,衣五十箧,璧珠玑玉衣,梓宫、便房、黄肠题凑各一具,枞木外臧椁十五具。
东园温明,皆如乘舆制度。
载光尸柩以辒辌车,黄屋在纛,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校士军陈至茂陵,以送其葬。
谥曰宣成侯。
发三河卒穿复士,起冢祠堂。
置园邑三百家,长丞奉守如旧法。
初,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子孙奢侈,茂陵徐生曰:“霍氏必亡。
夫奢则不逊,不逊必侮上;侮上者,逆道也。
在人之右,众必害之。
霍氏秉权日久,害之者多矣。
天下害之,而又行以逆道,不亡何待!”乃上疏,言:“霍氏泰盛;陛下即爱厚之,宜以时抑制,无使至亡。
”书三上,辄报闻。
其后,霍氏诛灭,而告霍氏者皆封。
人为徐生上书曰:“臣闻客有过主人者,见其灶直突注:突,烟囱,傍有积薪。
客谓主人:‘更为曲突,远徙其薪;不者,且有火患。
’主人嘿然不应。
俄而家果失火,邻里共救之,幸而得息。
于是杀牛置酒,谢其邻人。
灼烂者在于上行,余各以功次座,而不录言曲突者。
人谓主人曰:‘乡使听客之言,不费牛酒,终亡火患。
今论功而请宾,曲突徙薪无恩泽,焦头烂额为上客耶?’主人乃寤而请之。
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,宜防绝之。
乡使福说得行,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,臣亡逆乱诛灭之败。
往事既已,而福独不蒙其功。
唯陛下察之——贵徙薪曲突之策,使居焦发灼烂之右。
”上乃赐福帛十匹,后以为郎。
宣帝始立,谒见高庙,大将军霍光从骖乘,上内严惮之,若有芒刺在背。
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,天子从容肆体,甚安近焉。
及光身死。
而宗族竟诛。
故俗传之曰:“威震主者不畜。
霍氏之祸,萌于骖乘。
”赞曰:霍光以结发内侍,起于阶闼之间,确然秉志,谊形于主。
受襁褓之托,任汉室之寄,当庙堂,拥幼君,摧燕王,仆上官,因权制敌,以成其忠。
处废置之际,临大节而不可夺,遂匡国家,安社稷。
拥昭立宣,光为师保,虽周公、阿衡,何以加此!然光不学亡术,暗于大理,阴妻邪谋,立女为后,湛溺盈溢之欲,以增颠覆之祸,死财三年,宗族诛夷,哀哉!昔霍叔封于晋,晋即河东,光岂其苗裔乎?金日磾夷狄亡国,羁虏汉庭,而以笃敬寤主,忠信自著,勒功上将,传国后嗣,世名忠孝,七世内侍,何其盛也!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,故因赐姓金氏云。
父中孺,河东平阳人也,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,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。
中孺吏毕归家,娶妇生光,因绝不相闻。
久之,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,立为皇后,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。
既壮大,乃自知父为霍中孺,未及求问,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,道出河东,河东太守郊迎,负弩矢先驱至平阳传舍,遣吏迎霍中孺。
中孺趋入拜谒,将军迎拜,因跪曰:“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。
”中孺扶服叩头,曰:“老臣得托命将军,此天力也。
”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。
还,复过焉,乃将光西至长安,时年十余岁,任光为郎,稍迁诸曹侍中。
去病死后,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,出则奉车,入侍左右,出入禁闼二十余年,小心谨慎,未尝有过,甚见亲信。
征和二年,卫太子为江充所败,而燕王旦、广陵王胥皆多过失。
是时上年老,宠姬钩弋赵倢伃有男,上心欲以为嗣,命大臣辅之。
察群臣唯光任大重,可属社稷。
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。
后元二年春,上游五柞宫,病笃,光涕泣问曰:“如有不讳,谁当嗣者?”上曰:“君未谕前画意邪?立少子,君行周公之事。
”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,日磾为车骑将军,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,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,皆拜卧内床下,受遗诏辅少主。
明日,武帝崩,太子枭尊号,是为孝昭皇帝。
帝年八岁,政事一决于光。
遗诏封光为博陆侯。
光为人沉静详审,长才七尺三寸,白皙,疏眉目,美须髯。
每出入下殿门,止进有常处,郎仆射窃识视之,不失尺寸,其资性端正如此。
初辅幼主,政自己出,天下想闻其风采。
殿中尝有怪,一夜群臣相惊,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。
光欲夺之,郎按剑曰:“臣头可得,玺不可得也!”光甚谊之。
明日,诏增此郎秩二等。
众庶莫不多光。
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,光长女为桀子安妻,有女年与帝相配,桀因帝姊鄂邑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,数月立为皇后。
父安为票骑将军,封桑乐侯。
光时休沐出,桀辄入代光决事。
桀父子既尊盛,而德长公主。
公主内行不修,近幸河间丁外人。
桀、安欲为外人求封,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,光不许。
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,欲令得召见,又不许。
长主大以是怨光。
而桀、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,亦惭。
自先帝时,桀已为九卿,位在光右。
及父子并为将军,有椒房中宫之重,皇后亲安女,光乃其外祖,而顾专制朝事,由是与光争权。
燕王旦自以昭帝兄,常怀怨望。
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,为国兴利,伐其功,欲为子弟得官,亦怨恨光。
于是盖主、上官桀、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,诈令人为燕王上书,言光出都肄羽林,道上称跸,太官先置;又引苏武前使匈奴,拘留二十年不降,还乃为典属国,而大将军长史敞亡功为搜粟都尉;又擅调益莫府校尉;光专权自恣,疑有非常,臣旦愿归符玺,入宿卫,察奸臣变。
候司光出沐日奏之。
桀欲从中下其事,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。
书奏,帝不肯下。
明旦,光闻之,止画室中不入。
上问:“大将军安在?”左将军桀对曰:“以燕王告其罪,故不敢入。
”有诏召大将军。
光入,免冠军顿首谢,上曰:“将军冠。
朕知是书诈也,将军亡罪。
”光曰:“陛下何以知之?”上曰:“将军之广明,都郎属耳。
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,燕王何以得知之?且将军为非,不须校尉。
”是时帝年十四,尚书左右皆惊,而上书者果亡,捕之甚急。
桀等惧,白上:“小事不足遂。
”上不听。
后桀党与有谮光者,上辄怒曰:“大将军忠臣,先帝所属以辅朕身,敢有毁者坐之。
”自是桀等不敢复言,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,伏兵格杀之,因废帝,迎立燕王为天子。
事发觉,光尽诛桀、安、弘羊、外人宗族。
燕王、盖主皆自杀。
光威震海内。
昭帝既冠,遂委任光,迄十三年,百姓充实,四夷宾服。
元平元年,昭帝崩,亡嗣。
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,群臣议所立,咸持广陵王。
王本以行失道,先帝所不用。
光内不自安。
郎有上书言:“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,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,唯在所宜,虽废长立少可也。
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庙。
”言合光意。
光以其书视丞相敞等,擢郎为九江太守,即日承皇太后诏,遣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、宗正德、光禄大夫吉、中郎将利汉迎昌邑王贺。
贺者,武帝孙,昌邑哀王子也。
既至,即位,行淫乱。
光忧懑,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。
延年曰:“将军为国柱石,审此人不可,何不建白太后,更选贤而立之?”光曰:“今欲如是,于古尝有此否?”延年曰:“伊尹相殷,废太甲以安宗庙,后世称其忠。
将军若能行此,亦汉之伊尹也。
”光乃引延年给事中,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,遂召丞相、御史、将军、列侯、中二千石、大夫、博士会议未央宫。
光曰:“昌邑王行昏乱,恐危社稷,如何?”群臣皆惊鄂失色,莫敢发言,但唯唯而已。
田延年前,离席按剑,曰:“先帝属将军以幼孤,寄将军以天下,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。
今群下鼎沸,社稷将倾,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,以长有天下,令宗庙血食也。
如令汉家绝祀,将军虽死,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?今日之议,不得旋踵。
群臣后应者,臣请剑斩之。
”光谢曰:“九卿责光是也。
天下匈匈不安,光当受难。
”于是议者皆叩头,曰:“万姓之命在于将军,唯大将军令。
”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,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。
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,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。
王入朝太后还,乘辇欲归温室,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,王入,门闭,昌邑群臣不得入。
王曰:“何为?”大将军跪曰:“有皇太后诏,毋内昌邑群臣。
”王曰:“徐之,何乃惊人如是!”光使尽驱出昌邑群臣,置金马门外。
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余人,皆送廷尉诏狱。
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。
光敕左右:“谨宿卫,卒有物故自裁,令我负天下,有杀主名。
”王尚未自知当废,谓左右:“我故群臣从官安得罪,而大将军尽系之乎?”顷之,有太后诏召王。
王闻召,意恐,乃曰:“我安得罪而召我哉!”太后被珠襦,盛服坐武帐中,侍御数百人皆持兵,期门武士陛戟,陈列殿下。
群臣以次上殿,召昌邑王伏前听诏。
光与群臣连名奏王,……荒淫迷惑,失帝王礼谊,乱汉制度,……当废。
……皇太后诏曰:“可。
”光令王起拜受诏,王曰:“闻天子有争臣七人,虽无道不失天下。
”光曰:“皇太后诏废,安得天子!”乃即持其手,解脱其玺组,奉上太后,扶王下殿,出金马门,群臣随送。
王西面拜,曰:“愚戆不任汉事。
”起就乘舆副车。
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,光谢曰:“王行自绝于天,臣等驽怯,不能杀身报德。
臣宁负王,不敢负社稷。
愿王自爱,臣长不复见左右。
”光涕泣而去。
群臣奏言:“古者废放之人屏于远方,不及以政,请徙王贺汉中房陵县。
”太后诏归贺昌邑,赐汤沐邑二千户。
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,陷王于恶,光悉诛杀二百余人。
出死,号呼市中曰:“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
”光坐庭中,会丞相以下议定所立。
广陵王已前不用,及燕刺王反诛,其子不在议中。
近亲唯有卫太子孙号皇曾孙在民间,咸称述焉。
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:“《礼》曰:‘人道亲亲故尊祖,尊祖故敬宗。
’大宗亡嗣,择支子孙贤者为嗣。
孝武皇帝曾孙病已,武帝时有诏掖庭养视,至今年十八,师受《诗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,躬行节俭,慈仁爱人,可以嗣孝昭皇帝后,奉承祖宗庙,子万姓。
臣昧死以闻。
”皇太后诏曰:“可。
”光遣宗正刘德至曾孙家尚冠里,洗沐赐御衣,太仆以軨车迎曾孙就斋宗正府,入未央宫见皇太后,封为阳武侯。
而光奉上皇帝玺绶,谒于高庙,是为孝宣皇帝。
明年,下诏曰:“夫褒有德,赏元功,古今通谊也。
大司马大将军光宿卫忠正,宣德明恩,守节秉谊,以安宗庙。
其以河北、东武阳益封光万七千户。
”与故所食凡二万户。
赏赐前后黄金七千斤,钱六千万,杂缯三万匹,奴婢百七十人,马二千匹,甲第一区。
自昭帝时,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,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,领胡越兵。
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,昆弟、诸婿、外孙皆奉朝请,为诸曹大夫,骑都尉、给事中。
党亲连体,根据于朝廷。
光自后元秉持万机,及上即位,乃归政。
上谦让不受,诸事皆先关白光,然后奏御天子。
光每朝见,上虚己敛容,礼下之已甚。
光秉政前后二十年。
地节二年春病笃,车驾自临问光病,上为之涕泣。
光上书谢恩曰:“愿分国邑三千户,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,奉兄骠骑将军去病祀。
”事下丞相御史,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。
光薨,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。
太中大夫任宣与侍御史五人持节护丧事。
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。
赐金钱、缯絮、绣被百领,衣五十箧,璧珠玑玉衣,梓宫、便房、黄肠题凑各一具,枞木外臧椁十五具。
东园温明,皆如乘舆制度。
载光尸柩以辒辌车,黄屋在纛,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校士军陈至茂陵,以送其葬。
谥曰宣成侯。
发三河卒穿复士,起冢祠堂。
置园邑三百家,长丞奉守如旧法。
初,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子孙奢侈,茂陵徐生曰:“霍氏必亡。
夫奢则不逊,不逊必侮上;侮上者,逆道也。
在人之右,众必害之。
霍氏秉权日久,害之者多矣。
天下害之,而又行以逆道,不亡何待!”乃上疏,言:“霍氏泰盛;陛下即爱厚之,宜以时抑制,无使至亡。
”书三上,辄报闻。
其后,霍氏诛灭,而告霍氏者皆封。
人为徐生上书曰:“臣闻客有过主人者,见其灶直突注:突,烟囱,傍有积薪。
客谓主人:‘更为曲突,远徙其薪;不者,且有火患。
’主人嘿然不应。
俄而家果失火,邻里共救之,幸而得息。
于是杀牛置酒,谢其邻人。
灼烂者在于上行,余各以功次座,而不录言曲突者。
人谓主人曰:‘乡使听客之言,不费牛酒,终亡火患。
今论功而请宾,曲突徙薪无恩泽,焦头烂额为上客耶?’主人乃寤而请之。
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,宜防绝之。
乡使福说得行,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,臣亡逆乱诛灭之败。
往事既已,而福独不蒙其功。
唯陛下察之——贵徙薪曲突之策,使居焦发灼烂之右。
”上乃赐福帛十匹,后以为郎。
宣帝始立,谒见高庙,大将军霍光从骖乘,上内严惮之,若有芒刺在背。
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,天子从容肆体,甚安近焉。
及光身死。
而宗族竟诛。
故俗传之曰:“威震主者不畜。
霍氏之祸,萌于骖乘。
”赞曰:霍光以结发内侍,起于阶闼之间,确然秉志,谊形于主。
受襁褓之托,任汉室之寄,当庙堂,拥幼君,摧燕王,仆上官,因权制敌,以成其忠。
处废置之际,临大节而不可夺,遂匡国家,安社稷。
拥昭立宣,光为师保,虽周公、阿衡,何以加此!然光不学亡术,暗于大理,阴妻邪谋,立女为后,湛溺盈溢之欲,以增颠覆之祸,死财三年,宗族诛夷,哀哉!昔霍叔封于晋,晋即河东,光岂其苗裔乎?金日磾夷狄亡国,羁虏汉庭,而以笃敬寤主,忠信自著,勒功上将,传国后嗣,世名忠孝,七世内侍,何其盛也!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,故因赐姓金氏云。
《霍光传(节选)》的网友点评
作者介绍
班固(建武八年32年-永元四年92年)东汉官吏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史学家班彪之子,字孟坚,汉族,扶风安陵人(今陕西咸阳东北)。除兰台令史,迁为郎,典校秘书,潜心二十余年,修成《汉书》,当世重之,迁玄武司马,撰《白虎通德论》,征匈奴为中护军,兵败受牵连,死狱中,善辞赋,有《两都赋》等。 >>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
huò guāng chuán jié xuǎn
霍光传(节选)
译文注释
《霍光传(节选)》的诗词大意
霍光,字子孟,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啊。父亲霍中孺,河东郡平阳县人啊,以县官给事平阳侯家,与侍女卫少儿私通生下了病。
霍中孺办完事回家,娶妻生光,于是断绝联系。
很久了,少儿妹妹卫子夫受到武帝,立为皇后,霍去病因为皇后的姐姐子受宠。
已经长大,这才明白父亲是霍中孺,还没来得及求问,会为票骑将军攻打匈奴,经过河东,河东太守到郊外迎接,背着弓箭先驱到平阳旅舍,派遣官吏迎接霍中孺。
霍中孺急步进来拜见,将军您迎拜,就跪下说:“霍去病不早知道自己是大人给身体的。
”中儿童扶服叩头,说:“我得把命运托付给将军,这是上天的力量啊。
”霍去病为霍中孺买田地房屋奴婢而离开。
回来,又过了,于是将霍光西行到了长安,当时十几岁,任光为郎,逐渐升任诸曹侍中。
霍去病死后,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,出则奉车,入侍左右,出入宫门二十多年,小心谨慎,从未有过,很受信赖。
征和二年,卫太子为江充所失败,而燕王旦、广陵王刘胥都有很多过失。
这时皇上年老,宠姬钩弋赵倢伃有男,皇帝心里想让他继承,命令大臣辅助他。
观察群臣只有光责任重大,可以把国家大事。
皇帝就派黄门画家画周公抱着成王接受诸侯朝见来赐给光。
后元二年春,上游五柞宫,病得很重,我哭着问:“如有不测,谁会继承者?”上说:“你不明白上次图画的意思吗?立小儿子,你行周公之事。
”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,马日碑为车骑将军,和太仆上官桀任左将军,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,都拜卧室床下,接受遗诏辅佐少主。
明天,武帝去世,太子被尊为,这就是孝昭皇帝。帝年仅八岁,政事一取决于光。
遗诏封霍光为博陆侯。
霍光为人沉静详审,长才七尺三寸,白皙,疏眉目,漂亮的胡须。
每次出入下殿门,停止前进有固定的地方,郎仆射暗中辨认的,尺寸不差,他的品性端正就像这样。
开始辅佐幼主,政令由自己决定,天下人都想望他的风采。
殿中曾有奇怪,一天夜里群臣惊恐,光把尚符玺郎郎不肯给我。
光想改变的,你按着剑说:“我的头可以得到,用不可能的!我很好的”。
明天,下诏提升这位郎官官阶二等。
群众无不多光。
光与左将军上官桀缔结婚姻关系,光长女为桀儿子上官安的妻子,有个年和帝相配,夏桀于是惠帝姊鄂邑盖主内平安女后宫为倢伃,几个月立为皇后来。
父亲安为票骑将军,封桑乐侯。
光时休假出来,桀就进入代替霍光决断事情。
桀父子既尊贵,而德长公主。
公主操行不好,宠幸河间郡的丁外人。
桀、安想为别人求封,希望按照国家惯例以列侯娶公主的人,我不同意。
又为丁外人求光禄大夫,要得到召见,又不允许。
长主大因此怨恨霍光。
而桀、安全数为丁外人求官爵不能得到,也惭愧。
从先帝时,夏桀已经为九卿,位在光右。
和父子都为将军,有椒房中宫的关系,皇后亲自安抚女儿,光是他的外祖父,但是专制朝政,因此与霍光争权。
燕王旦自以为是昭帝的哥哥,常常心怀怨恨。
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立酒榷盐铁,为国兴利,自夸其功,想为儿子兄弟得官,也怨恨霍光。
于是盖长公主、上官桀、安和桑弘羊都与燕王旦勾结,命人伪造燕王上书,说我出来都练习羽林,道路上称跸,太原先设置;又把苏武以前出使匈奴,扣留二十年不降,回来再做典属国,而大将军长史敞无功为搜粟都尉;又擅自增选府校尉;霍光专权放纵,怀疑有异常,我很希望回到符玺,入朝宿卫,观察奸臣变化。
乘霍光休假日上奏的。
桀想从中把他的事,桑弘羊当与各位大臣共同执退光。
书奏,帝不肯下。
明天,光听的,停留在室中不进。
上问:“大将军在哪里?“左将军上官桀回答:“因为燕王告发他的罪行,所以不敢进。
”有诏书召大将军。
光进入,免冠军磕头道歉,上说:“将军帽。我知道这
奏章是假的,将军无罪。
”光说:“陛下怎么知道的?”上说:“将军之广表明,都郎官部属罢了。
调校尉到现在不到十天,燕王怎么能知道的?况且将军是不是,不需要校尉。
”是当时皇帝年仅四,尚书左右都惊,而上书的人果然灭亡,追捕得很紧。
上官桀等人害怕,白上:“小事不值得就。
”上不允许。
后桀诬陷霍光的党羽有,上就生气地说:“大将军忠诚的臣子,先帝嘱托他辅佐我,有敢诽谤的人坐的。
”从此上官桀等人不敢再说话,就计划让长公主摆酒宴请光,伏兵击杀了他,利用废帝,迎立燕王为天子。
事情败露,光全部诛杀桀、安、桑弘羊、外人家族。
燕王、盖主都自杀了。
霍光威震海内。
昭帝行冠礼,于是委任光,到十三年,百姓充实,四夷臣服。
元元年,昭帝去世,没有后代。
武帝六男只有广陵王刘胥还在,群臣商议立新君,都主张广陵王。
王本以行迷路,先帝所用。
光内心不安。
郎有人上书说:“周太王废弃太伯立王季,周文王舍弃伯邑考立武王,只要适合,虽然废长立少可以的。
广陵王不能继承宗庙。
”说与我。
光把书看丞相杨敞等,提升郎为九江太守,当天接受皇太后的诏令,派遣代理大鸿胪、少府乐成、宗正刘德、光禄大夫丙吉、中郎将利汉迎接昌邑王刘贺。
祝贺的人,武帝的孙子,昌邑哀王的儿子啊。
已到,即位,行淫乱。
光忧虑,单独问亲信属吏田延年。
田延年说:“将军身为国家柱石,看这个人不可,为什么不建议太后,另选贤明而设立的?”我说:“现在想这样,在古代曾有这吗??田延年说”:“伊尹辅佐殷商,放逐太甲以安定宗庙,后世称赞他的忠心。
将军如果能这样,也就是汉朝的伊尹的。
”光就引荐田延年兼任给事中,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考虑考虑,于是召集丞相、御史、将军、列侯、中二千石、大夫、博士在未央宫开会。
光说:“昌邑王行为混乱,恐怕危及社稷,怎么样?“群臣都惊愕了颜色,没有人敢说话,只是唯唯诺诺而已。
田延年前,离开席位按剑,说:“先帝托付将军把年幼的孤儿,给将军以天下,以将军忠诚贤良能够安定刘氏的。
如今群臣鼎沸,国家将要倾覆,况且汉朝的谥号常为孝的人,以长有天下,使宗庙祭祀的。
如果汉朝灭亡,将军虽然死,有什么脸面见先帝于地下呢?今天的建议,不能后退。
群臣后响应的,我请求剑杀了他。
”光道歉说:“九卿指责光是的。
天下不安宁,我应当接受困难。
”于是议论的人都叩头,说:“人民的命运掌握在将军,只有大将军的命令。
”光就与群臣一起见告皇太后,陈述昌邑王刘贺不能承继宗庙情况。
皇太后就坐车前往未央宫承明殿,诏令各宫门不准昌邑国群臣。
王入宫朝见太后回,乘车想回温室,中黄门宦官各持门板,王进入,门关闭,昌邑国群臣不能进入。
王说:“为什么?“大将军跪着说:“有皇太后的诏令,不要让昌邑国群臣。
”王说:“慢慢的,为什么像这样吓人!”光使驱赶出昌邑国群臣,在金马门外面。
车骑将军张安世率领羽林军捆绑二百多人,都送到廷尉诏狱。
让所以昭帝侍中宦官守护王。
霍光下令左右:“谨慎守卫,终于有东西所以自杀,让我负天下,有了主人的名字。
”王还不知道自己应当废除,对身边的人:“我所以群臣随从的官员犯了什么罪,而大将军全部系的吗?”最近的,有皇太后的诏令召王。
王听说后召,感到害怕,就说:“我有什么罪而召见我啊!“太后被珍珠衫,盛装坐在武帐中,侍卫几百人都拿着武器,期门武士执戟,排列在殿下。
群臣依次上殿,召昌邑王伏在殿前听诏。
光与众大臣联名上奏王,荒淫迷惑……,失去了帝王的礼义,扰乱了汉朝的制度,当停止……。皇太后下诏书说……:“可。
”光令王起身下拜受诏,王说:“听说天子有诤臣七人,虽然没有办法不失天下。
”光说:“皇太后下诏废,哪里有天子!”于是就拿着他的手,解脱他的玉玺丝带,奉上皇太后,扶王下殿,在金马门,群臣送行。
王向西拜,说:“愚昧不信任汉朝的事情。
”起到皇帝副车。
大将军霍光送到昌邑王官邸,光道歉说:“王行为自绝于天,我们愚笨胆小,不能杀身报德。
我宁愿对不起王,不敢辜负国家。
希望您保重,我不能再看到左右。
”说完洒泪而去。
群臣上奏说:“古时候废黜放逐到远方的人,不到以政策,请将昌邑王刘贺迁徙到汉中房陵县。
”太后诏令归贺昌邑,赏赐汤沐邑二千户。
昌邑群我因辅导不当,使王在恶,光全部诛杀二百余人。
出死,呼叫市场中说:“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
”光坐在院子里,正逢丞相以下议定所立。
广陵王已经不用在前,和燕剌王反叛被杀,他的儿子不在讨论中。
近亲只有卫太子的孙子称皇曾孙在民间,大家都称道他。
光就与丞相杨敞等上上奏说:“《礼记》说:‘人道亲亲所以尊祖,尊崇祖先,所以敬宗。
’宗没有继承,选择支子孙贤者为继承。
孝武皇帝曾孙刘病已,武帝时有韶掖庭抚养,到现在十八岁,从师学习《诗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,亲自实行节俭,仁慈爱人,可以继承孝昭皇帝皇后,侍奉宗庙,爱民如子。
我冒死因为听说。
”皇太后下诏说:“可。
”光派宗正刘德到尚冠里曾孙家,沐浴赐御衣,太仆用转车迎接曾孙到宗正府斋,进入未央宫见皇太后,被封为阳武侯。
而光奉上皇帝的玉玺丝带,拜访在高庙,这是孝宣皇帝。
第二年,下诏说:“褒奖有德行,赏赐功臣,古今相通的道理啊。
大部门司马大将军霍光值宿警卫忠正,宣德明恩,守节操,主持正义,以安定宗庙。
它以河北、东武阳增加霍光封邑一万七千户。
”和以前的食邑共二万户。
前后赏赐黄金七千斤,钱六千万,杂缯帛三万匹,奴婢一百七十人,马二千匹,甲第一区。
从昭帝时,光子禹和侄孙霍云都中郎将,云的弟弟山奉车都尉侍中,领胡越兵。
光两个女婿是东、西宫卫尉,兄弟、女婿、外孙都奉朝请,为各部门的大夫,骑都尉、给事中。
亲族连成一体,根据在朝廷。
光从后面元持着各种机,等到太宗即位,于是归政。
上谦让不接受,凡事都先向霍光报告,然后上奏天子。
光每次朝见,上虚心严肃,礼下之极。
霍光主持朝政前后二十年。
地节二年春天病重,皇帝亲自询问崔光病,上为他流泪。
霍光上书谢恩说:“愿分国邑三千户,用封哥哥的孙子奉车都尉霍山为列侯,奉兄长骠骑将军霍去病祭祀。
*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(AI)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