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离江记
游记。1篇。明董传策(字原汉,松江华亭、今属上海人)撰。是篇专记广西漓江(府江段)两岸景色及少数民族社会情况。谓:“彼中洞丁招主,往往衅状相通。今昭平建设土巡检司,亦略扼其咽吭。谓宜听诸土官报效,兵自备粮饷剿逐,苟得尺寸地,即以立其次子为巡司官,……令通峒丁盐米,禁其侵暴,久而化诱诸僚为良民,因可潜消土官诸子弟相仇杀事,或亦一筹耳。”云云。为研究广西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的参考资料。载于《粤西文载》卷21。
游记。1篇。明董传策(字原汉,松江华亭、今属上海人)撰。是篇专记广西漓江(府江段)两岸景色及少数民族社会情况。谓:“彼中洞丁招主,往往衅状相通。今昭平建设土巡检司,亦略扼其咽吭。谓宜听诸土官报效,兵自备粮饷剿逐,苟得尺寸地,即以立其次子为巡司官,……令通峒丁盐米,禁其侵暴,久而化诱诸僚为良民,因可潜消土官诸子弟相仇杀事,或亦一筹耳。”云云。为研究广西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的参考资料。载于《粤西文载》卷21。
【介绍】:一作印粲,祖籍京兆(今陕西西安),后徙建康(今江苏南京)。五代南唐时进士及第。与徐铉友善,并有唱和。《全唐诗补编·补逸》存诗1首,署名印粲。
天文学名词。太阴历中一年的量度。它与回归年无关,年的长短只是历月的整倍数,而历月的长度平均约等于朔望月。有六个月为三十日,另六个月为二十九日,全年共三百五十四日,闰年三百五十五日。 【检索太阴年 ==>】 古籍全文检索:太阴年 全站站内检索:太阴年
官名。清末度支部军饷司主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三人,正五品,奏补。掌管本司事务。
①即“原宪”。②(约前483—前402)战国初鲁国人,姓孔,名伋,字子思。孔子之孙,孔鲤之子。属儒家。相传曾受业于曾参,继承发挥了孔子的中庸思想,其学说经孟子发挥,形成了思孟学派。晚年为鲁穆公师。后代封建统治者尊他为“述圣”。《汉书艺文志》著录《子思》二十三篇,
在今安徽凤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凤阳府二》: 皇觉寺 “在府东南二里。明太祖微时,尝为寺僧。洪武初敕建,改名龙兴寺” (移至今县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)。《明史太祖纪》: “太祖孤无所依,乃入皇觉寺为僧。”
【介绍】: 見二年上郡守冰戈(集成11399),戰國晚期人,名逑,身份為隸臣(刑徒),秦莊襄王二年(前248年)前後,在上郡冶鑄作坊當工匠。
北周筑,在今湖北汉川县东北十七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汉川县: 和公城 “后周所筑。隋末,贼董道冲作乱,和操拒之于此,因名”。北周筑,在今湖北省汉川市东北。属汉川县。后废。
【生卒】:1737——1802 字蕴山。江西南康人。乾隆中期进士。历官知府、按察使、布政使至广西巡抚。乾隆中曾主持河南乡试,补山西亏空。嘉庆四年(1799)上疏陈各省仓库积弊,论补亏空之法。禁客民重利盘剥土司,归还准折田产;仿浙江海塘竹篓囊石之法修筑兴安陡河石堤。以文学
明江西泰和人,字广哲。永乐十九年进士。官浙江按察佥事,以雪冤狱,为民所称。历官四十年,以清介著。
官名。东汉置,称吏曹尚书或吏部曹尚书,后改称选部尚书。三国魏改选部尚书置,为尚书省(台)吏部曹长官,三品。两晋、南北朝沿置,位居列曹尚书之上,晋、南朝宋三品,梁十四班,陈三品。北魏太和二十三年(499)定为三品,北齐亦三品。掌官吏铨选考课奖励,职权甚重。然重要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