瞯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)。汉时瞯氏为济南豪族,后为济南太守中郎将郅都所灭(7,12,15,17)。又,西汉有宗氏、瞯氏,皆长安大豪也(12,15)。【变】 亦作覸(60,63)、〔瞷〕(7,12)、〔〕(9)。【望】 济南(418)。
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注 “” 称:“同 ‘瞯’。是瞯、本同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“瞷(瞷)”称: “历史上的罕见姓。 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记载,济南有此姓。《辞海》注音xián。”
见瞯(xián) 条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)。汉时瞯氏为济南豪族,后为济南太守中郎将郅都所灭(7,12,15,17)。又,西汉有宗氏、瞯氏,皆长安大豪也(12,15)。【变】 亦作覸(60,63)、〔瞷〕(7,12)、〔〕(9)。【望】 济南(418)。
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注 “” 称:“同 ‘瞯’。是瞯、本同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“瞷(瞷)”称: “历史上的罕见姓。 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记载,济南有此姓。《辞海》注音xián。”
见瞯(xián) 条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南平县置,属桂阳郡 (后属郴州)。治所在今湖南蓝山县东北古城村。《寰宇记》 卷117郴州蓝山县: “因县南蓝山为名也。”五代时移治今蓝山县。北宋属桂阳监。南宋属桂阳军。元属桂阳路。明属桂阳州。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在湖南省南部、湘江支流舂陵水上游,东南毗邻广东省。属永州市。面积1807平方千米。人口34.8万。辖6镇、9乡(含6瑶族乡)及3林场、1农场
合:聚集。一个人贫贱时,亲戚也会离开他;一个人富贵时,非亲非故的也会向他聚集靠拢。指旧时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以金钱多少和地位高低为转移。《古今小说.木绵庵郑虎臣报冤》:“你说贾似道起自寒微,有甚宾客?有句古诗说得好,道是:‘贫贱亲戚离,富贵他人合。’贾似道
金隩州(今山西河曲旧县)人,字文举。贞祐进士。正大元年(1224),累迁枢密院经历官。七年,任枢密院判官,为哀宗倚信。天兴元年(1232),并枢密院归尚书省,退罢。十二月,建议哀宗应出就外兵,又起为右司郎中。二年,从哀宗至归德(今河南商丘)。奉旨往邓州(今属河南)召节度使
1956年置。在今广东省西部。辖高要、四会、云浮、广宁、新兴、罗定、德庆、郁南、封川、开建、怀集等县。专员公署驻高要县(今市)。1958年设肇庆市。1959年江门市及新会、台山、开平、鹤山、高明、恩平六县划入并改名江门专区。
北魏、东西魏皇室姓氏,即鲜卑拓跋氏。道武帝拓跋珪于东晋太元十一年(386)复代国,旋称魏王。天兴元年(398),自盛乐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)迁都平城(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古城)从崔宏议,建号大魏,自称黄帝之后,以土德王,并将“拓跋”释为“土后”之意。太和十八年(494),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。次年,诏定:迁洛之民,死葬河南,不得还北”。二十年(496),改鲜卑姓为汉姓,以“土者黄中之色,万物之
见“中圣人”。
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號 謚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晉 ⑨司馬曜 建康 武 2 2太元16年 前秦 ⑥苻登 長安 太宗 高 1 太初6年 後燕 ①慕容垂 中山 世祖 成武 2 2建興6年 西燕 ⑦慕容永 長子 1 中興6年 後秦 ①姚萇 常安 太祖 昭武 2
北宋太平兴国初以义州改名。治岑溪县(今市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岑溪市地。属广南西路。熙宁四年(1071)废。 【检索南仪州 ==>】 古籍全文检索:南仪州 全站站内检索:南仪州
裘:皮衣。腋:胳肢窝。特指兽腋下的毛皮。 贵重的狐裘,非取于一狐之腋而成。 比喻聚集众力所办的大事,不是一人之力所能成功。语出《慎子.知忠》:“粹白之裘,盖非一狐之皮也。”《墨子.亲士》:“千镒之裘,非一狐之白也。”后多引作〔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〕。《史记.
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西南部。面积95.3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宫,人口 1150。以镇境龙宫风景区名。1956年置马头乡。1961年建马头、炭窑、蔡官公社,1984年改乡。1991年置龙宫镇。喀斯特地貌发育,洞穴颇多。油菜河、捞蓖河、堵鱼河流经。产玉米、稻、油菜籽、